2025-2026第一学期-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业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05 动态浏览次数:8

为扎实推进2025-2026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有序开展,明确教学任务重点,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25年9月3日,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现代通信产业学院的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业教研室在现代通信产业学院学院5办公室召开开学第一次教研室研讨会。教研室全体专业教师参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朱玲玲主持。

会上,朱玲玲老师首先强调了期初教学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她指出:“期初材料准备是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奠基石’,课程备课则是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全体教师需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学校教学要求落实各项任务。”

在期初材料准备环节,参会教师围绕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完善、教材与教辅资料核查、实训教学材料整理等内容展开深入讨论。针对 2025 级新生人才培养方案,教师们结合智能互联网络技术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如 5G 技术深化应用、工业互联网安全升级等),对《物联网导论》《电工电子技术》等新生核心课程的教学计划进行细化,补充物联网产业最新应用案例与电工电子实操安全规范,确保新生入学即能对接行业基础需求;针对 2024 级学生,重点完善《Python 程序设计》《传感器技术应用》《EDA 技术》《IP 网络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大纲,新增 Python 在网络数据处理中的实战模块、传感器与物联网平台的数据交互实验指导,同时核查各班级教材版本一致性,梳理 EDA 设计软件安装包、IP 网络实训拓扑图等教学辅助资料,明确材料提交的时间节点与质量标准,确保期初教学材料 “无遗漏、无差错”。

课程备课研讨环节,教师们以 “提升课堂实效性、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为目标,按年级与课程类型分小组开展深度交流。针对 2024 级课程组,《Python 程序设计》引导学生将编程知识与专业场景结合,同时制作阶段性编程任务闯关题库,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传感器技术应用》课程组聚焦实训设备优化,整理出温湿度、红外、气体等 8 类常用传感器的实操手册,设计 “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 综合实训任务,帮助学生掌握传感器选型、数据采集与分析全流程;《EDA 技术》课程组则联合实训中心,提前调试 Altium Designer 等设计软件,准备多层 PCB 板设计案例,确保学生能顺利开展电路设计实操;《IP 网络技术》课程组结合最新网络协议标准,更新路由交换配置实验案例,增加 IPv6 地址规划与配置内容,贴合行业技术发展需求。

针对 2025 级新生课程组,《物联网导论》教师团队注重入门引导,计划通过 “物联网智能家居体验”“工业物联网现场视频观摩” 等环节激发新生学习兴趣,同时编写图文并茂的入门指导手册,降低新生学习门槛

会议最后,朱玲玲老师对研讨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后续工作作出部署:一是要求全体教师于 9 月 15 日前完成期初材料的最终整理与提交,教研室将组织专人对各课程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等材料进行抽查;二是各课程组需在 9 月 17日前完成备课方案的完善,后续将开展 “备课成果交流课” 活动,重点展示《传感器技术应用》《物联网导论》等课程的备课成果;三是明确新学期教学研讨计划,每月围绕 “课程思政融入”“实训教学优化” 等主题开展专题研讨,尤其针对 24 级、25 级不同课程的教学衔接问题进行专项研究,持续提升专业教学水平。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不仅明确了新学期教研室的教学工作重点,更凝聚了教师团队的教学共识。全体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落实期初材料准备与课程备课任务,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学期教学工作中,为培养高素质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人才奠定坚实基础。